4月26日,我校在东方红校区立园楼举行“书记校长开放日”暨百名中学书记校长论坛。我院院长陈爱永教授出席,并做了题为《“一核双驱三维四位”考研升学工程》的主旨发言。从成果展示、措施展现、未来展望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和创新举措。

成果丰硕:考研率显著提升,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陈爱永指出,近年来我院考研工作成效显著,考研率从2022年的4.8%提升至2025年的30%,学生被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英国丽兹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录取。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杰出代表,如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袁健华、湖南师范大学教师谢思成、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教师欧阳源等。尤其是今年即将毕业的谭亚妮同学以高等数学满分150分的成绩考入华南师范大学,从数学后进生到考研优等生,展现了我院立德树人的卓越成效。

陈爱永指出,卓越成效离不开优良的学科支撑与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他强调数学一级学科为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2022年入选湖南省“十四五”应用特色学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系党支部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统计学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缺专业。学院专任教师高级职称占比40%,博士学历占比超过70%,省级以上人才24人次,这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

多措并举: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陈爱永从“一核引领、两个驱动、三维融合、四位协同”四个方面介绍了学院人才培养举措。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核心,强化目标引领。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驱动,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强化专业基础、开展学科竞赛等举措,育人成果显著。

注重“三维融合”实践育人,以赛促学,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科研育人,指导学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学术育人,组织学生参与高层次学术会议。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构建“四位协同”育人机制,整合学校、家庭、班级和学生四方力量,为考研学生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专门的学习空间、专业的指导和贴心的服务。

未来展望:打造人才“井喷”新时代

陈爱永表示,未来我院将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他引用校党委书记罗成翼教授的讲话,期待湖南第一师范迎来以数学学院为代表的第五个“人才井喷”时期,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本次报告生动展现了我院的办学实力和育人成果,为学校招生宣传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增强了我院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为高校-高中协同育人提供了成功范例。

(一审:毕倩;二审:申鸣凤;三审:阮东彪)